云南:以开放促发展 共赴一场“陆海之约”
2019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1年8月,《“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印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
今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颁布实施五周年。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省区市之一,云南省近年来着力构建大通道、聚焦大物流、促进大贸易、培育大产业,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跨越千山万水,共走康庄大道。云南正积极与各方携手,共绘开放合作发展新图景,共赴一场“陆海之约”。
区域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9年1月7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8个西部省份在重庆签署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框架协议。自此,云南加入陆海新通道建设队伍,与其他西部省份正式“组团出海”。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出境大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是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交通、物流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作为陆路通往南亚东南亚最便捷、与中南半岛3国接壤的省份,云南成为连接国内14亿人口与南亚东南亚25亿人口的枢纽所在,在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正由西南边陲一跃成为新时代的战略腹地和开放前沿,融入新通道“朋友圈”的优势明显。
2021年12月3日16时45分,随着首发复兴号、“澜沧号”列车分别从中国昆明站、老挝万象站同时驶出,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中老铁路向北与中国铁路网连通,到达昆明、上海、浙江、广州、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物流集散中心,再由中国铁路网通过中欧班列辐射至俄罗斯,最远可达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向南与泰国米轨网连通,到达南部港口,直至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国铁昆明局货运部主任赵雁峰介绍。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运输货物已覆盖老挝、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2个国家,全国25个省区市相继开行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的14.1列,运输品类由初期的橡胶、化肥等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3000多种,为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力运输支撑。
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云南省精心筹备,组织政企代表团参会参展,进一步拓展对外经贸合作新空间,推动“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走深走实。
近年来,随着云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区域内文旅交流合作也日益深化。
截至9月30日,中老铁路已累计开行旅客列车5.87万列,发送旅客超4000万人次,吸引了来自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的28.2万余名旅客搭乘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行。北京、成都、重庆、广州、南宁等地采用“国内旅游专列+国际旅客列车”的模式,先后多次组织中老跨境旅行团前往老挝,坐着动车畅游老挝和中国云南已成为时尚。
目前,云南省与五大洲37个国家建立110对友城关系,与周边国家建立33对友好村寨。成立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云南联络办公室,组织开展年度“澜湄周”等澜湄合作系列活动。发起并主办5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创新打造“心联通云南行”品牌,2022年以来在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18个国家实施142个“小而美”民生项目。在新加坡、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展“云南文化旅游周”活动,搭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旅交流桥梁。
云南,一个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省份,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国际合作蓝图的落地,逐步站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中老铁路的开通更是让云南如虎添翼,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
10月11日上午,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境内,一孔重达790多吨的箱梁稳稳落在八家村跨沪昆铁路特大桥上,标志着渝昆高铁昆明枢纽段正式启动箱梁架设,开始从昆明向重庆方向延伸。至此,渝昆高铁云南境内全面进入桥梁箱梁架设阶段,为全线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首先围绕互联互通做好文章,不断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与周边国家和省份互联互通大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目前,从整体发展情况看,云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222公里;“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总里程突破10466公里,实现124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两出省三出境”水路网持续拓展,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5188公里。
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工程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滇藏通道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滇川黔通道都香高速公路昭阳至金阳段等项目建成通车,滇桂沿边通道文山至蒙自铁路开工建设,省际通道建设提速。水富港建成铁路专用线,打通内昆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达4.5万标箱,同比增长157%、增速居长江干线港口首位,铁水联运取得突破。
依托综合立体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云南现代物流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昆明市被列入2022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昆明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宝象万吨冷链港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成“云上营家”智慧供应链平台等智慧物流平台,沿线物流枢纽布局不断优化。中国·昆明国际陆港加快建设,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列入国家年度建设名单,昆明、玉溪、大理、红河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稳步推进,“通道+枢纽+网络”多层次物流枢纽运行体系正逐步构建。
与此同时,云南口岸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升级改造。目前,云南省口岸开放数量达28个,位居全国前列,口岸布局和功能日趋优化完善,已形成了集“水陆空管网”于一体、全国独具特色的开放格局。磨憨、河口、瑞丽(含畹町)、猴桥、清水河5个智慧口岸建设正全面推进;磨憨铁路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建成投用,2023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同比增长94.91%,成为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推进通道对外联通,加快跨境通道建设,推动与周边国家设施互联互通,是云南积极融入并建设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必然选择。”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有效提升地区开发合作水平,积极支撑包括云南在内的我国西部省份与东盟地区的对外贸易往来。
从公路到铁路,从物流枢纽到水运航道,云南正加快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通道经济活力进一步迸发
2021年底到2022年初的这段时间,注定对云南的对外开放意义非凡。在中老铁路全线通车不到一个月之后,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的自贸区诞生。
在此背景下,云南聚焦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推进RCEP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减让等政策红利落地见效。2023年,昆明海关共为出口企业签发RCEP项下优惠原产地证书5276份、货值约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64%,惠及出口企业增加到185家。
去年以来,云南省把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作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发展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做活“三大经济”,激活综合优势,推动全省产业增动力、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加快构建体现云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借助“三大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云南在全面融入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道经济活力迸发。
目前,中老、中越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已正式运营,实现昆明至老挝万象双向对开、全程运输时间26小时,昆明至越南老街一站式直达、全程运输时间20小时。2023年,磨憨铁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421.77万吨,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第一大铁路口岸。持续打造“澜湄快线+”国际货运品牌,运输范围覆盖老挝、泰国、缅甸等12个国家。推动“铁路快通”模式常态化,俄罗斯莫斯科经满洲里口岸入境、磨憨口岸出境至泰国马达埔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比传统海运减少约20天。举办中老铁路沿线现代物流业招商等推介活动,加快打造中老班列等国际国内班列运营平台,提升产业物流发展水平。
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为积极融入并配合建设好西部陆海新通道,进一步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构想,实现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对接和互补。
未来,云南将在通道设施建设上全面发力,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硬联通”,推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通道体系。在加快提升物流运输效能上取得实效,进一步增强“软联通”,完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提升跨境货物通关效率,拓展延伸多式联运“触角”。在做强通道经济上创新思路,推进“通道+经贸+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云南内引外联区位优势,促进双向投资和经贸合作,使产业流更加便捷引得来、产品更加顺畅输得出。
西部陆海新通道,让货物跨越山海,用服务联通世界。这条内畅外联的开放通道、发展通道、战略通道,正带动包括云南在内的西部和内陆地区实现高水平开放,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创造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