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4-11-08
字号:[小] [中] [大]
今年前三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发送集装箱货物64.2万标箱,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8.3万标箱、增长45%,货值349亿元、增长80%。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取得更多亮眼成绩,建设者们坚守岗位持续发力,用行动讲述着平凡却感人的故事,其中,桥吊司机胡万琪成为2024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提名人选。
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是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中心,承接西部地区与长江流域集装箱中转运输的专业化港口,从最初只有4台场桥、2个堆场到如今发展成为内陆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今年38岁的胡万琪作为操作部主管,是见证人之一,更是建设者之一。抓箱、放箱,这个看似简单轻松的操作,要做到快速高效、一次到位、近乎无声响,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和实操,这个动作胡万琪重复了18年,从一名普通桥吊司机,成长为同类行业中的领军人物。
2006年,从部队复员后来到果园港,通过8个多月的“战斗”,胡万琪成为那一批新进员工中第一个出师的人,比计划上岗时间提前了近两个月。作为公司最年轻的司机长,他在2011年公司举办的职工技能大赛上一举夺魁。2013年底,重庆果园港开港,第二年,胡万琪进港工作。通常桥吊司机每小时的单机作业量一般在15个自然箱,而胡万琪每小时的单机作业量能达到25个以上自然箱,在他手上“千斤重物”变成“鸿毛”。
2016年,果园港推动智慧港建设,港区实施场桥远程操控系统重点技改项目,未满30岁的“老师傅”胡万琪担起技改重担,带领组员熟练掌握作业控制技术,让果园港对港区场桥实现无人操控半自动化远程操控,果园枢纽货物中转效能大幅提升。他说,自己每天打交道的这一个个集装箱,装载的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未来。
2019年,为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胡万琪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胡万琪和同事们完成改造堆高机发动机、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消除因卷盘装置故障碾压电缆的事故等创新成果转化5项,取得经济效益300余万元。同时,工作室已先后完成8个课题,为公司节省了累计数百万元的成本。
近日,重庆港水运口岸(果园港区)正式实施“船边放行、智能分流”作业模式,疏港效率提升30%,这是推动果园港水运口岸数字赋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内河港口首次运用该作业模式,下一步将复制推广到重庆其他水运口岸,加快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集装箱码头上一片工人装卸货物的忙碌景象,胡万琪表示将立足本职,带动更多年轻人投入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