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新疆两口岸通行量持续增长 实行全天候通关
当前,不经过俄罗斯的中欧班列南通道正在变得愈加重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中欧班列南通道国内段出入境,新疆阿拉山口国境站和霍尔果斯国境站通行列车不断增长。
2025年1—2月,两国境站累计通行中欧班列已达2619列、同比增长8.1%,进出口过货量累计完成487.1万吨、同比增长15.4%。其中,阿拉山口国境站累计通行中欧班列1092列,进出口过货量累计完成270.5万吨;霍尔果斯国境站累计通行中欧班列1527列,进出口过货量累计完成216.6万吨。
近日,国铁集团也对中欧班列南通道做出了特别提示。国铁集团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称,国铁集团将大力发展中欧班列南通道,扩充黑海和里海海运运力,消除南通道能力短板。
国铁集团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两国境站实施精准调度指挥,统筹班列接入发出,充分释放通道运输能力。“当前两口岸已经打满运输能力,实行7×24小时通关,组织进出境中欧班列大进大出。”他说。
实际上从2024年开始,上述两国境站进出班列就已经开始高速增长。
2024年,霍尔果斯国境站和阿拉山口国境站分别通行中欧班列8730列和7684列,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5.8%;2024年两国境站月通行中欧班列数量都保持在600列以上。截至目前,经阿拉山口国境站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达123条,经霍尔果斯国境站通行的中欧班列线路达85条。
然而,根据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数据,2025年1—2月,中欧班列共开行去程、回程班列2658列,同比下降9.2%,累计发送货物28.08万标箱(TEU),同比下降11.3%。
造成中欧班列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去程班列的减少。数据显示,前两个月,去程班列开行1177列,同比下降26.1%;发送货物12.85万标箱,同比下降26.1%;回程开行1481列,同比增加10.9%;发送货物15.23万个标箱,同比增加6.7%。
跌幅前三名的省区分别为贵州、黑龙江和新疆,三省区发送列数去回程合计分别下降100%、94.1%和85.7%。
其中,在前两月中跌幅更严重的是2月份数据。数据显示,中欧班列开行去程班列422列,同比下滑43.3%,发送货物4.83万标箱,同比减少43.4%;1月,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去程班列开行735列,发送货物8.02万个标箱,同比下降均为9.5%。
中欧班列运量出现下滑主要是受国际复杂局势影响。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中欧班列发往欧洲的集装箱陆续被途经国俄罗斯扣留。“自2024年10月起开始出现滞留,甚至有途经货物至2025年1月还未到达欧洲,滞留时间超过3个月。”部分从事中欧陆路间物流人士对记者反映。
也因此,中欧班列运量从2024年11月开始下跌。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中欧班列共开行1529列,同比下降2%。其中,去程开行841列,同比下降2.9%;回程开行688列,同比下降1%。2024年前10个月,中欧班列开行列数以及标箱发送量均有两位数增长。
就当前中欧班列运量下滑情况,国铁集团近期也发布了多项措施,着力促进中欧班列增运上量。
国铁集团要求中欧班列要根据运输需求和口岸能力,制定各口岸开行班次日期,实现运力与需求的精准匹配,陆续放开各口岸计划,敞开受理发运需求。
为稳定中欧班列与欧盟间的运量,国铁集团已启动新一版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编制,提升运输时效;同时利用中欧班列国际合作协议和铁路国际合作组织,协调境外铁路共同降低班列运费,吸引潜在货源,鼓励客户优先采用中欧班列运输。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9万列、发送2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9%;中亚班列全年开行1.2万列、发送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12%。